所有
濕度發生器的工作原理都是一樣的,即分流原理。輸入的氣體分成兩路,一路通過溫控水的發泡作用而飽和,然后和另一路的干燥氣體按體積比例混合,產生所需的濕度輸出。用流量表、按鍵或全電腦控制等不同方式可以得到手動型和自動型的濕度發生器。
生成的一定濕度值的氣體通過被測傳感器。根據傳感器種類的不同,該氣體可施加到一個采樣氣室或是專門的環境控制箱內。其中,溫度的控制對于相對濕度傳感器的校驗特別重要,且對被測的露點傳感器也很必要。
濕度發生器的七大特點
1.優異的系統準確度實現可靠的濕度探頭校準
濕度發生器濕度系統準確度為±1.0%RH(7%至80%RH,18℃至28℃),包含了所有已知誤差源,如穩定性,均勻性,漂移誤差和校準不確定度,使測量結果更加可信。
在您選擇濕度發生器時,系統準確度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參數,若產品未清晰描述該參數,將會對您的使用造成混淆,并使您難以將其恰當地用于校準過程中。
同時,濕度發生器可以通過使用外部濕度參考標準,如冷鏡式露點儀,進一步降低校準不確定度。
2.快速的濕度和溫度穩定時間,實現快速校準
濕度發生器所使用的材料和氣流經過精心設計,確保具有較短的濕度和溫度變化響應時間。溫度升高的變化率典型值為10°C/min,溫度下降的變化率為1.5°C/min;濕度升高的變化率典型值為10%RH/min,濕度下降的變化率為5%RH/min。使用濕度發生器濕度發生器,2小時內便可實現6點校準。而雙壓法濕度發生器對濕度或溫度變化的響應時間較長。對于類似的6點校準,普通的雙壓法發生器可能需要3個多小時。
3.支持現場、多點濕度探頭校準
在現場,使用手持式濕度表進行單點探頭校準比較方便,但測量結果可靠性有限。使用手持濕度表進行校準時需要謹慎操作。探頭與其環境之間的溫度差、技術人員的體熱以及呼吸帶出的潮氣都會引起相對濕度測量誤差。此外,當環境條件變化時,單點測試可能引起誤判。
使用濕度發生器進行多點校準,測試可靠性更高,能夠真實反映濕度探頭在其現場工作范圍內的實際工作情況。
4.通用型設計支持各種類型的被檢表
濕度發生器測量室可容納各種尺寸的濕度傳感器。濕度發生器配備有5端口的艙門,可同時校準多達5個濕度探頭、濕度表和變送器,并且提供可選的帶支架透明艙門。可將數據記錄儀放在測量室內的支架上進行校準。混流插塊可拆除,以容納更大的被檢表。
5.結構緊湊、重量輕、便于攜帶
濕度發生器的尺寸(高、寬、深)為237x432x521mm,重量只有15kg。容易放置在實驗室的任何工作臺上或搬運到任何現場工作地點。前面板插入的內部干燥管設計進一步增加了儀器的便利性和耐久性。而雙壓法濕度發生器由于體積較大,一般于實驗室使用。雙壓法儀器包括發生器、比較器和相關支持設備。即使一臺“小型”雙壓法濕度發生器,其體積大約是濕度發生器的8倍,重量大約是其4倍。濕度發生器便于放置在小推車上,在實驗室內搬運;也可以裝在帶輪子的運輸箱內,可以運輸或搬運到工作現場進行校準。
6.易于維護
濕度發生器采用混流法產生相對濕度。干燥管提供低濕度源,內部加濕器提供高濕度源。當干燥管需要更換時,指示燈將發出指示。濕度發生器設計了前置式干燥箱,使更換干燥管的工作更為簡便且儀器更加耐用。只需擰開前面板的蓋帽,即可換上新的干燥管。
濕度發生器只需使用純凈蒸餾水即可工作,無需壓縮空氣或其他附加液體。前面板提供液位指示,顯示濕度發生器內的液位狀態。當液位低于zui小值時,只需向儲液罐中加注純凈蒸餾水即可。